法治护航青春,共建清朗网络
为深化青少年网络法治教育,4月28日下午,南通市人民检察院马晓春副检察长受邀走进我校报告厅,为高二年级全体同学带来一场生动的"清朗网络 法治同行"专题讲座。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文明公约解读、互动问答等形式,为青少年网络行为划出法治“警戒线”。
讲座中,马检以检察机关办理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现场还原三类网络陷阱:通过“假冒班主任收取资料费”诈骗案,揭露二维码转账背后的身份伪装骗局;结合“小涵被性侵案”和“小美明星梦陷阱”,警示学生警惕网络交友中的“糖衣炮弹”。一组组真实数据、一幕幕情景再现,让不轻信陌生人、不泄露个人信息等安全准则深入人心。
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马检特别解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通过“五要五不”准则,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用网、健康用网"理念。针对当前高发的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等现象,现场通过唐山烧烤店网络暴力案例,强调不做网络加害者的底线思维。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遭遇网络诈骗如何维权、如何辨别钓鱼网站等问题与马检展开热烈讨论。
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指引下,“文明用网、健康用网、快乐用网”的理念已深植学子心中。从“不浏览不良信息”的自觉,到“不破坏网络秩序”的担当,公约中的“五要五不”准则为青少年划定了清晰的网络行为边界,更赋予他们成为“网络世界合格小公民”的责任与使命。这场法治教育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网络文明的集体宣言,让法治精神与文明素养在数字时代交相辉映。
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以《公约》为行动纲领,通过多元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中守牢底线、向上向善。期待每一位学子都能以法治为盾、以文明为帆,在清朗的网络空间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少年的青春篇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