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工作计划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学科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21年是“十四五”发展开局之年。数学学科将在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年度教务处、教科室工作计划,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优质高效课堂。面对新的高考形势,我们将明晰任务,强化举措,寻求突破。立足18 流白浆 小蘑菇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养成教育,关注学生差异注意共同发展;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锻造一流教师团队。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我校育人水平做出学科贡献。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做好学科内四星复评准备工作
本学期,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我们要对照《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以评促建,做好相应准备的工作:其一,构建学科育人体系。基于我校目前生源现状和数学核心素养指向,新学期,我们要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学,静下心来想”的学习习惯、甘于吃苦治学严谨的学习品质。其二,做实 “助学式”课堂。从学情出发,深化“助学式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切实加强课堂生态建设。促使“自主先学、同伴互学、展示促学、精点深学”四环节切实落地,不断深化研究“自主学习的深度,合作学习的效度,展示学习的精度,点拨学习的高度”。
(二)加强新高考研究,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各备课组继续认真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比较新老课标的本质区别,努力提升学科专业理解力,并据此制定各学段教学计划,细致分解,化到日常。全体学科老师认真研读新教材,对比老教材,体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全面深入了解新高考变了哪些,变的本质是什么,摈弃原有的经验,摸索适合新高考的教学模式。
全体老师要认真解读八省联考试卷和接下来的每一份模拟卷,不仅要认真去做每一个题目,更要通过每一张试卷分析新高考的命题特点、考查方向、主体板块的占比。面对目前模考所体现出来的“载体不重要,关键是思维”的命题特征,注意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坚决革除“滥讲”痼疾。少讲是什么,精讲为什么,少教怎么做,巧问怎么做,少让学生听,多让学生想。在实践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推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要让学生将学习视作基于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生的过程,从教师主导下的问题设计,逐步过渡到把问题预设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加强学科教学常规,提升教学实效
1.集体备课求实效: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务求高效,重点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总结前一周的教学得失,提出改进和补救措施;研究后一周教学内容、助学案研制、重点难点、课时进度、教学方法、资料使用、作业布置、课后辅导,重点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效率问题。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的内容,说明设计的意图、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安排测试命题人员等。最后根据学情二次备课,形成个案和课后反思。各备课组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评;发挥集体智慧,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编制题目、共商教学策略、优化助学案;发挥各备课组骨干教师作用,引领整个备课组共同协调发展。集体备课时,少一点吐槽,多一些基于实际问题的方法探讨。
2.加强教学常规执行:①在常态化的教学六认真基础上,本学期将在教师的有效评课、备课、作业批改上重点突破。每学期要求教师听课8-10节(学科年度考核项)。②经常性的执行备课组活动、相互听课、公开课。③认真贯彻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等教学环节的常规管理。要求:上课要组织集体备课,精心准备助学案,教学设计要能体现“助学式”课堂教学理念;作业布置应科学合理、要随时了解学生各科的作业量,布置的作业要尽量做到少而精,避免学生大量的重复劳动,作业批改要及时、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在班级订正、评讲;考试前应科学命题、考试后及时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等。
3. 强化团队建设:①从师德抓起,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优质高效为师表规范,秉承“养成国器、大道为公”的敬孺情怀,让情怀在具体的事业中体现,贯彻“关注学生的心智成长,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思想。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讲座、外出培训等形式的业务培训,拓展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落实理解和应对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 ③备课组间资源共享,上一届备课组做好资料整理存档并毫无保留的将所有资料交与下一届备课组使用,共同探讨,合力提高助学案的编写质量,进一步探索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可操作的“助学式课堂”模式;④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指导和培养,通过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在“传、帮、带”中使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尽快适应教学岗位。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薄弱教师的帮扶,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实力。大家同心同德,共谋学科发展。
(四)提升科研能力
1.坚持写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与教科研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敬孺爱育”沙龙及论文撰写、“助学式课堂”的征文。
2. 编写基于学科特点的校本教材,如:数学史、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3.组织学科荣誉教师展示课,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和校内外公开课、展示课,通过上课磨炼自己,并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4. 积极申报教研课题。
三、教学进度:
高一:必修2。
高二:选修2-2,选修2-3。
高三:二轮三轮复习。
四、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拟定本学期学科组、备课组的计划。
2.组织开学前教师参加市区教研活动。
3.各年级新学期课表发放、教材发放。
4.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开学工作会。布置今年教学层面重点工作。
5.开学初迎接市局开学工作检查。
6.“高三一模”考试、质量分析及高三教学工作会议。
7. 四星复评课堂在线——“助学式”课堂听评课活动暨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
三月:
- 校本课程排班并正式上课。
- 四星复评课堂在线——“助学式”课堂听评课活动暨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
5.八省联考试卷分析。
6.组织高三学生参加二模考试。
7.“助学式课堂”教学沙龙
8.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检查。
9.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系列之作业(要求、抽查、评比)。
四月:
- 高三年级全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学情分析会。
2.高一、高二期中考试工作。
3.评教评学活动。
4.期中教学常规检查。
5.四星复评课堂在线——“助学式”课堂听评课活动暨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
五月:
1.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
2.参加高三年级第三次全市调研考试及学情分析会。
3.四星复评课堂在线——“助学式”课堂听评课活动暨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
4.征集、遴选学科德育精品课,建立资源库。
5. 毕业年级的教学常规检查。
六月:
1.做好高考相关工作。
2.四星复评课堂在线——“助学式”课堂听评课活动暨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
3.非毕业年级的期末教学常规检查。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检查。
4.非毕业年级的期末考试工作。
5.撰写学科、备课组工作总结。
七月:
1.暑期教师培训工作。
2.召开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业务培训。
3.“助学式”课堂听评课活动暨新教师助学式课堂培训材料的梳理。
4.各年级暑期作业清单制作及在线课堂学习工作布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