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前沿>数学学科>计划与总结>详细内容

计划与总结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学科工作计划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02 点击数: 【字体: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学科将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围绕教务处“质量提升新征程,课堂改革在出发”的工作计划,积极加强新课程背景下的江苏新高考研究,以学校课程建设为核心,以课程统领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为内容,真正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进阶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强化教学质量意识,落实目标过程管理,有效推高师生发展新水平。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做好新旧对接

江苏新高一高二,高考用的将是新高考方案,但普通高中各学科与新课程、新课标相配套的新的教材尚在修订过程中,从2020年秋季才开始使用新的教材。加上高考综合改革的因素,这两届将面临“新课程、新课标、老教材”之间的突出矛盾。我们尤其是高一备课组将认真学习新的《关于调整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方案和课程内容的通知》和新高考方案,研读新的课程标准,加强对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的研究,明确数学教学方案和课程内容,对2018、2019级新生的课程教学进行三年一贯整体设计的研究。

针对各年级特点,我们要分别加强教学应对:(1)高一引导学生从思想到行动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因高中扩招和三中重新招生,我校生源质量较去年又有所下降,这就要求我们以学生生长点为教学起点,特别反对拔高难度,积极展开课堂研究;并着重于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分阶段有重点对学生开展不良学习习惯的专项整治矫正。放低起点,减少容量,尽量减少考试次数,减轻过重负担。结合教学内容、教学顺序的调整,多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并向高二备课组取经,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2)高二要吸取高一教学过程中的教训,认真研读高考新方案,对原有助学案适当瘦身,进一步降低难度,适度保持教学进度,在巩固高一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教学与检测要把控好难易与容量,培养“准高三”意识,为迎接高三作准备。(3)高三踏踏实实做好高考的一轮二轮复习,强化任务驱动,目标管理。备课组要加强对近几年全国卷(Ⅰ卷)的研究,加强对江苏卷与全国卷异同的比较研究,形成研究结果并以此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答题规范性严谨性的培养、提升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重视通性通法的提炼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得分意识和抢分意识,争取高考数学再创佳绩,为2020届学校高考再创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规范教学运行

  1.抓集体备课实效: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务求高效,重点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做到“四有”、“五统”,即“有记录、有落实、有检查、有指导”和“统一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例题、统一作业、统一考试”,集体备课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总结前一周的教学得失,提出改进和补救措施;研究后一周教学内容、助学案研制、重点难点、课时进度、教学方法、资料使用、作业布置、课后辅导,重点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效率问题。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的内容,说明设计的意图、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安排测试命题人员等。最后根据学情二次备课,形成个案和课后反思。各备课组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评;发挥集体智慧,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编制题目、共商教学策略、优化助学案;发挥各备课组骨干教师作用,引领整个备课组共同协调发展。

2.学科组老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1)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抓住各种机会,组织并推动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强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通过反复备课、磨课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浓郁学科研讨氛围,提升学科教研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2)备课组间资源共享,上一届备课组做好资料整理存档并毫无保留的将所有资料交与下一届备课组使用;(3)共同探讨,合力提高助学案的编写质量,进一步探索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可操作的“助学式课堂”模式;(4)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指导和培养,通过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在“传、帮、带”中使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尽快适应教学岗位。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薄弱教师的帮扶,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实力。大家同心同德,共谋学科发展。

3.控制好作业训练。按学校要求合理布置作业,各科作业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教务处将通过定期检查、学生问卷调查,做好各年级各科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监控工作,对于执行不到位的教师,要求其整改并进行二次检查。

(三)推进课堂改革

进一步推进“助学式”课堂改革,加强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严格落实助学式课堂四环节,人人争当“助学式”课堂执行示范者,学科组内经常组织相互观摩,并深入其他学科跨界听课,相互切磋。在推进课改过程中,着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采取切实措施,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不断提高学习品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阳光、更自信,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努力学习现代化教学技术,为提升课堂实效服务。

(四)提升科研能力

1.坚持写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与教科研活动。

2.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专题讨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研究数学解题方法,更要研究数学教学艺术,让学科老师实现从解题型向科研型转化。

3.组织学科老师尤其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和校内外公开课、展示课,通过上课磨炼自己,并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三、教学进度:

高一:必修1、必修4(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中,删除映射概念,弱化函数值域)。                                                                   

高二:必修5(数列、不等式) 、选修2-1(删除线性规划、四种命题、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曲线与方程)

高三:一轮二轮复习、理科选修剩余内容。

四、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八月份:

①完成学科组工作计划的制定;

②选聘备课组长,召开专题会议,围绕计划明确学科组、备课组本学期工作内容;

③领书,发放课表,作息时间表,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学科、备课组计划表,学科活动记载本,集体备课记载本;

④组织高三教师参加暑期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教科院开学教研活动;

⑤组织高二高三学生开学考试暨学业补考,补考未及格学生及时公示,不予学分。

九月份:

①全校开学,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召开学科组长例会,通报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汇总备课组工作计划;

②新入职教师师徒结对,师徒听课评课活动;

③在前三周做好高一、高二学生校本课程的前期准备,确保第四周开课;

④组织高一高二教师参加省市新课程、新课标骨干教师系列培训;

⑤举行新教师专题培训一:南通18 流白浆 小蘑菇教学常规,拟制《给南通18 流白浆 小蘑菇新入职教师的二十条贴心锦囊》;

十月份:

①举行新入职教师专题培训二:“助学式”课堂入格教育,加强对入职新教师过程性管理,会同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对其常规听课;

②不定期抽查助学案、作业布置、作业批改;

③ 对各备课组进行备课活动及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

④组织开展18 流白浆 小蘑菇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调研;

⑤助学案整编、删减、替换、调整情况调研;

⑥月度学情调研,与各年级反馈相关数据及结果;

⑦召开期中试卷命制工作会议;

十一月份:

①组织好期中考试及阅卷工作,开展命题质量评估;

②做好期中考试后的质量分析,组织备课活动记载、听课记录、助学案二次备课、分层作业检查;

③组织高一高二教师参加新课程、新课标骨干教师培训系列;

④新入职教师专题培训三:助学案编写与设计;

十二月份:

① 做好“助学式课堂”青年教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新入职教师教学比武,汇总相关信息,做好反馈、反思、改进工作;

②召开高三教师教学质量提升专题研讨;

③对各备课组进行备课活动及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

④12月学情调研,与各年级反馈相关数据及结果;

⑤新入职教师专题培训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规划;

⑥各年级教辅资料征订情况自查与互查;

一月份:

①不定期抽查助学案、分层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

②组织备课活动记载、听课记录、助学案二次备课、学生作业检查,反馈检查情况;

③学科组长例会:依据相关标准完成优秀学科组申报与评选;

④组织高三春季高考动员,做好期终考试及阅卷工作;

⑤新入职教师专题培训五:导师指导与教学实践交流反思。初评优秀结对师徒。

⑥组织各备课组汇总本学期助学案电子稿,并上交教务处存档;做好相关教学材料入档工作,做好学期结束前相关工作,布置好寒假作业;

⑦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