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学科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学科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学科将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教务处工作计划,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围绕即将出台的新高考方案,摸索适合我校学生群体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投身“助学式课堂”教学改革,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科老师的教学和教研质量;切实突出师德修养、专业成长、核心素养、育人导向,有效推高师生发展新水平。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做好新旧对接
江苏目前在校的三届高中学生,高考方案将逐渐过渡,尤其是高一学生,在三年后用的将是新高考方案,但普通高中各学科与新课程、新课标相配套的新的教材尚在修订过程中,从2019年或2020年秋季才开始使用新的教材。加上高考综合改革的因素,江苏将面临“新课程、新高考、老教材”之间的突出矛盾。我们将认真学习新的《关于调整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方案和课程内容的通知》,研读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数学教学方案和课程内容。
针对各年级特点,我们要分别加强教学应对:(1)高一引导学生从思想到行动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本届高一扩招,我校生源质量明显改变,教学中要放低起点,减少容量,尽量减少考试次数,减轻过重负担,尽量保持与现有方案的衔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顺序的调整,多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商讨教学策略,抓住一切机会走出去学习兄弟学校的做法,确保教学质量。(2)高二要在巩固高一教学成果的基础上,认真研读高考过渡方案,教学与检测要把控好难易与容量,培养“准高三”意识,为迎接高三作准备。(3)高三踏踏实实做好高考的一轮复习教学,因19届高考语数外题型将向全国卷靠拢,在保持稳定的高考总基调的基础上,备课组要加强对近几年全国卷(Ⅰ卷)的研究,加强对江苏卷与全国卷异同的比较研究,备课组成员要有各自的研究结果,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最后的研究成果,并以此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争取高考数学再创佳绩,为2019届学校高考再创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发挥集体智慧
1.发挥各备课组骨干教师作用,引领整个备课组共同协调发展:各备课组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评;发挥集体智慧,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编制题目、共商教学策略、优化助学案;备课组内相互听课、评课常态化,以评促研、以评促教,提升学科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争取确保各班级均衡发展。
2.学科组老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1)结合学校“助学式课堂”校内公开课活动,通过反复备课、磨课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2)备课组间资源共享,上一届备课组做好资料整理存档并毫无保留的将所有资料交与下一届备课组使用;(3)共同探讨,合力提高助学案的编写质量,进一步探索新授课、习题课、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可操作的“助学式课堂”模式;(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薄弱教师的帮扶,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实力。大家同心同德,共谋学科发展。
3.学科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学习其他学科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积极配合班主任与班级任课老师多交流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业态度、学业增长点,明确重点关注人群并制定可行的提高措施。
(三)推进课堂改革
进一步推进“助学式”课堂改革,加强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严格落实助学式课堂四环节,人人争当“助学式”课堂执行示范者,学科组内经常组织相互观摩,并深入其他学科跨界听课,相互切磋。在推进课改过程中,着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采取切实措施,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不断提高学习品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阳光、更自信,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努力学习现代化教学技术,为提升课堂实效服务。
(四)提升科研能力
1.从坚持写教学反思入手,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人人参与教科研活动。
2.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专题讨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研究数学解题方法,更要研究数学教学艺术,让学科老师实现从解题型向科研型转化。
3.组织学科老师尤其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和校内外公开课、展示课,通过上课磨炼自己,并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形成文本。
三、教学进度:
高一:必修1、必修4(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中,删除映射概念,弱化函数值域)。
高二:理科必修2第二章,必修5第三章剩余内容,选修2-1,选修4-2;
文科必修2第二章,必修5第三章剩余内容,选修1-1第一二章。
高三:一轮复习、理科选修剩余内容。
四、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月份 | 活动安排 | 备注 |
八月 | 1. 制定学科组工作计划,选聘备课组长 2. 参加市教科院开学教研活动 3. 高一新生入学测试,高二高三学生开学考试暨学业补考 4. 开学前首次备课活动 |
|
九月 | 1.9月3日,全校开学,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2.在前三周做好高一、高二学生校本课程的前期准备,确保第四周开课; 3.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参加随堂课听课、评课; 4. “助学式”课堂校内公开课申报汇总、组织听评课; 5.18 流白浆 小蘑菇校本课程开放; 6.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系列一
|
|
十月 | 1.继续深入开展“助学式”课堂教师优质课过关行动; 2.参加助学案编制中心组专题研讨沙龙; 3.不定期抽查助学案、作业布置、作业批改; 4.对各备课组进行备课活动及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 5.组织开展18 流白浆 小蘑菇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调研; 6.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系列二; 7.月度学情调研,与各年级反馈相关数据及结果; 8.参加期中试卷命制工作会议; |
|
十一月 | 1.组织好期中考试及阅卷工作,开展命题质量评估; 2.做好期中考试后的质量分析,组织备课活动记载、听课记录、助学案二次备课、分层作业检查;配合班主任召开期中家长会; 3.继续深入开展“助学式”课堂教师校内公开课行动; 4.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系列三
|
|
十二月 | 1.做好“助学式课堂”对外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做好反馈、反思、改进工作; 2.参加高三教师教学质量提升专题研讨; 3. 参加助学案编制中心组专题研讨沙龙; 4.对各备课组进行备课活动及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 5.12月学情调研; 6.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系列四 |
|
一月 | 1.不定期抽查助学案、分层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 2.备课活动记载、听课记录、助学案二次备课、学生作业检查; 3.参加优秀学科组评选; 4.依据师生评价,做好校本课程满意度调查。 5.组织好期终考试及阅卷工作; 6.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7.组织各备课组汇总本学期助学案电子稿,并上交教务处存档;做好相关教学材料入档工作; 8.做好学期结束前相关工作,布置好寒假作业。
|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