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学”而教,为“真思”而读 ——我校举行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为了促进新入职教师统一思想认识、锤炼能力素质,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紧紧围绕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改革实际,持续苦练内功,矢志追求卓越,我校教科室于上学期末开启了“书香敬孺”新教师读书计划。老师们以共读分享、思考交流的形式,认真研读了市教科院冯卫东院长的《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一书。3月26日下午,《为“真学”而教,为“真思”而读》教师读书沙龙于行政楼五楼一会议室进行,近三年入职的新教师为主参加。
教科室刘琴老师主持
首先,大家一起回顾了读书活动的历程:从授书启动到线上建群,从发布要求到研读交流,以圈划记录的形式来增强每周群内的互动效果、以校领导们的精彩点评促进良好科研氛围的形成。教科室根据老师们的分享内容和研究方向,精心梳理整合了四个主话题,群内发布后由老师们各自申领,各组确定组长,分解说明任务,推进项目实施,为本次读书交流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交流环节中,老师们有的放矢、侃侃而谈,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有彼此互动生成:或围绕我校的“助学式”课堂教学实践,谈自己对“真学”的理解和践行;或基于立德树人要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讲自己是如何发挥所长,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或言入职初常因备课量大、课务班务繁忙、自我要求高等,产生 “时间与效率”、“质量与效益”、“个人与事业”、“眼前所得与长远规划”等困惑,分享自我调整与解决应对的策略;或回顾整本书的阅读学习过程,聊最“真”的感受,以及对接下来的读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陈育彬校长充分肯定了此次读书活动的意义,具体了解到新教师的成长质态,具体感受到新教师逐步养成思考自己所做事情的职业习惯。陈校长还在点评时指出,希望广大教师认清教师身份,涵养内在学识与外在气质,时时处处积极发生着对“一群人”的作用,将“读书”作为教师这个群体应有的生活方式之一,并且谨记“读别人的书,说自己的话”!
本次活动发言者获赠具有敬孺文化特色的定制书签。书签上部为校园里到处可见的“回文”传统图样,寓意读书为日常应然,随时随地皆可发生;中间主体为寄予深刻内蕴的“书香敬孺”字样,寓意读书注重修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下部为学校文化景观之一 “近水榭”的雕刻,寓意教师应以自己的读书自觉,影响校园里的每个学生自觉读书。后期,教科室将邀请感兴趣的老师共同参与完成本系列的书签设计,为接下来的读书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是“真学”课堂中的担当人,左手托着“课标”、“评标”与“堂标”,右手托着孩子的发展,教师也确实需要“真思”来助推成长,没有触及灵魂就不会唤醒对教师这一职业价值的正确认知。只有在成就别人幸福的同时,我们才会真正享受着教师特有的职业幸福。
此次读书沙龙旨在引领并促进老师们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生长。为了更好地传承敬孺的“笃实”品质,更好地服务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教科室还将继续开展阅读书单推荐、专家讲座指导等系列活动以增强设计品质、注重效能落实,持续提升我校教师教科研能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