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新模式的思考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新模式的思考
虐乳淫刑(全肉) 陈晓娟
发表于《教师》第11期 刊号:ISSN-1674-120X
摘要: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新模式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主导的原则,灵活多样的原则。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分为四个步骤:设定情景和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和分组探究,汇报交流和总结评价,解决问题和学以致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构建;
一、必要性分析
第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上课满堂灌,读书划书,满足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学生考完就忘。
第二,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新课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
第三,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怎样适应新时期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应新时期网络信息化以及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是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重理论讲授、轻实践,重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轻技能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脱节,学习兴趣丧失,思想政治课实效性不理想。因此,构建新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二、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研究性教学模式首先强调的是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注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以增强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主导的原则。研究性教学模式还要坚持教师主导。课堂45分钟教师的定位是启发、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三,灵活多样的原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的特点,可以灵活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从学科领域当中选择好主题,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创设类似学术研究的意境,高中学生通过自身的自主探究、实验、收集资料,讨论等过程,来获取大量的知识,不断培养自身的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为四个步骤:第一,情景设定和提出问题。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者学生提出来一些存在疑问的难题,并且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比如“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一课,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查找收集我国历代钱币资料,然后带到课堂,进行展示,为同学们介绍有讲解关知识。
第二,搜集资料和分组探究。学生们都非常踊跃,每个人都收集很多古代钱币图片,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货币的认识,获得了一些研究问题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经验,也加深了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政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自学;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有的负责搜集外国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搜集我国古代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搜集我国当代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搜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搜集各种典型事例等。各负其责,并要求各小组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便上课交流使用。搜集周围人对金钱看法时最好使用问卷调查法。在老师指导下,事先编制有关金钱观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周围人填写(最好是匿名),然后将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汇报交流和总结评价。每个小组在整理资料时,要发表自己对这些观点、事例的看法。在课堂交流时,不仅要汇报搜集的观点事例,还要发表自己对这些事例和观点的看法。要求学生进行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相互之间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作出总结和评价;最后,教师作出适当的点评,并给予学生平时成绩。教师的点评可谓画龙点睛,包括对每个参与讨论的学生的综合表现和对讨论问题的点评。对讨论问题的评价要客观,不仅要分析问题的背景、涉及的基本原理,而且要指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路径。需要结合书本有关知识并适当拓展。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重在鼓励。特别是表现优秀的发言同学和小组成员都要给予口头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第四,解决问题和学以致用。学习的结果最终还需要应试的试卷测试来检验。在运用试卷测试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不断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师应当不断备课,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展学术视野,需要认真钻研教材,使讨论题目具有新颖性,有价值,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要求教师掌控好讨论的过程,努力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不跑题,不走极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